来源:兵团日报7月21日,在四师七十一团玉米绿色吨半粮创建基地,“绿色玉米高产”科技小院驻点研究生(右)与职工一起查看玉米长势。王东 摄7月13日,新疆石河子葡萄科技小院成员在八师一二一团向葡萄种植户(右一)了解葡萄生长情况。范学儒 摄7月18日,在二师三十七团四连大棚内,二师铁门关市农科所技术人员(左)为职工讲解葡萄树管理知识。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李嘉成 摄6月23日,新疆铁门关香梨科技小院工作人员(左一、左...
来源:兵团日报6月27日,魏煜轩在枣园里除草。金波 摄人物:魏煜轩 塔里木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地点:昆玉红枣科技小院2024年3月1日,当春日的暖阳洒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我背着行囊再次来到十四师昆玉市。与三年前作为“三支一扶”志愿者初来乍到时的忐忑不同,此刻我的身份已转变为塔里木大学新疆昆玉红枣科技小院的驻点研究生。望着远处绵延的防护林与星罗棋布的枣园,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2021年盛夏,在皮山农场枣园里...
来源:澎湃新闻胡杨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如果说沙漠中能看到森林,那一定是天然胡杨林。对于新疆南疆的大片绿洲而言,天然胡杨林也是最古老的生态防线,千百年来为绿洲上生活的人们抵挡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侵蚀。全世界61%的胡杨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省份。而全国91%的胡杨分布在新疆,新疆89%的胡杨分布在南疆塔里木河流域两岸。2400余公里长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这条河...
7月4日,塔里木大学胡杨·融媒体中心在红色文化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出征授旗“挖掘胡杨人物,阐释胡杨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体悟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动能”“传承胡杨精神,讲好塔大故事”。5支校级“三下乡”专项团队负责学生,分别从指导老师手中接过队旗。——重温历史师生们参观了塔里木大学校史馆、阿拉尔三五九旅屯垦...
通讯员 杨宝仁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7月8日,记者从塔里木大学获悉,塔里木大学胡杨·融媒体中心近日在学校红色文化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作为塔里木大学校级学生记者队伍,胡杨·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持续推进暑期“三下乡”活动。今年,由50名大学生记者和6名指导老师共同组建的5支校级专项团队,将前往南疆五地州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四个师,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来源:中新网新疆7月4日,塔里木大学胡杨·融媒体中心在红色文化广场王震将军铜像前,举行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出征授旗“挖掘胡杨人物,阐释胡杨精神”“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体悟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动能”“传承胡杨精神,讲好塔大故事”5支校级“三下乡”专项团队负责学生,分别从指导老师手中接过队旗。 ——重温历史师生们参观了塔里木大学校史馆、阿...
来源:团炬新闻链接:https://tuanju-wap.bingtuannet.com/news_details.html?from=iosapp&id=2118110&userId=MTg1MA==T×tamp=175125875616
来源:中国妇女报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温阿勒台库什村的梭梭林挡住了沙漠进一步侵蚀村庄。 黄威/摄6月14日,阿拉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智能温室内,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李志军(中)向同学们讲解胡杨幼苗培育要点。作为塔里木大学植物学科的带头人,多年来,李志军围绕天然胡杨林保育修复的理论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她带领团队用科技赋能胡杨繁育,因在胡杨林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被亲切称为 “胡杨公主”。 黄威/摄□...
来源:光明日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兴安镇,村民展示在沙漠中种植的油莎豆。本报记者 孙金行摄在新疆巴楚县阿恰勒村,工人正在切割芦苇用来制作草方格。本报记者 卢璐摄新疆沙雅县人民医院药师在实验室进行沙漠植物的产品研发。本报记者 卢璐摄在新疆于田县,一朵沙漠中的玫瑰花正傲然绽放。本报记者 范天培摄新疆策勒县石榴籽村,石榴果园一片葱翠,长势喜人。本报记者 范天培摄在新疆于田县梯田式治沙点,沙丘...
来源:团炬新闻链接:https://tuanju-wap.bingtuannet.com/video_details.html?from=iosapp&videoType=0&id=2118148&userId=MTg1MA==T×tamp=1751257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