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塔大头条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塔大头条 - 正文

【中国青年网】胡杨学子学习党史,传承践行胡杨精神

发布时间:2021-09-06 作者: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阿拉尔9月3日电(通讯员 马丁允 啜力文)为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践行胡杨精神,培养新时代胡杨青年,2021年3月至2021年8月,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2018级4班团支部在班主任齐萌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党史,传承胡杨精神,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2021年3月3日,“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伴着歌声, 团支部开展了“让雷锋精神扎根在胡杨大地”的主题团日活动,40名团支部成员认真观看了《雷锋的微笑》、《青春雷锋》和《离开雷锋的日子》影视资料。

雷锋同志在短暂的一生中帮助了许多人,“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是党的好战士。通过观看影视资料,雷锋同志勇于为国家为集体牺牲的精神让每位同学都深深感动,他崇高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永远绽放光芒。

在2019年3月16日,团支部成员王健和塔里木大学其他7名同学在阿拉尔市望河大厦附近的如意河岸勇救一名落水女子的事迹受到学校学生热议,纷纷赞扬其见义勇为。他在担任动物科学学院学生会监察部部长期间,工作认真负责,用心服务同学,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被同学们视为好榜样。王健表示,“作为塔里木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深受雷锋精神和胡杨精神熏陶,这次救人是我应该做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传承雷锋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做合格的胡杨青年”。

追寻红色印记,重温革命传统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支部于2021年4月20日开展了“追寻红色印记,重温革命传统”专题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观阿拉尔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通过重走红色之旅,深刻感悟党史。在纪念馆内,团支部成员追寻红色印记,认真学习参观了八个展陈主题区,再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幅幅照片展示了一副壮丽、磅礴的历史画卷,同学们通过仔细观看,深刻感悟三五九旅转战万里,屯垦戍边的英勇壮举。

该团支部来自阿拉尔市新开岭镇的司俊飞,从小生在阿拉尔,切身感受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乡村振兴产业化发展,让自己家里过上了小康生活。他说:“我从小学开始,就多次来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每次参观都有不同的收获,此次活动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一代代英雄爱国、爱党的情怀,也激励我们新时代青年要为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图为团支部成员参观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丁允 供图

“百年党史承载着我们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苦难而辉煌的奋斗史,凝聚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智慧”。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支部成员深深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责任与使命,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和发扬胡杨精神,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致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2021年6月29日,团支部成员在动科楼318认真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观影过程中,同学们心潮起伏,有自豪与钦佩,也有感动与崇敬。七一勋章获得者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旗帜鲜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在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的时间里,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带动村民一起从出行、增产、饮水、贷款、生活等做起,布力开村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工作中,买买提江·吾买尔一心一意为村民们服务,秉持“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工作宗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开办国语幼儿园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他的示范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村民们评价他:“给大家送温暖,带大家致富,是大家离不开的顶梁柱。”

团支部中预备党员郭慧琳出生在河南,11岁随父母定居新疆阿拉尔市沙河镇,听完买买提江·吾买尔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她说:“买买提江·吾买尔爷爷为群众做实事,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我要向他学习,努力奋斗,将来投身到南疆的基层服务中去。”七一勋章,无上荣光,是信仰的力量!从嘉兴南湖,到万里神州,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致敬党的百年征程和党的百年伟业,在澎湃激荡的时代潮流中,继续前进。

图为团支部成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丁允 供图

扎根边疆,甘于奉献

“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64岁的张桂梅老师步履蹒跚,手上贴满止痛膏药,令人心疼又感动。她扎根云南支边教育40余年,推动创办了面向贫困山区女孩的免费女子高中,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她还兼任华坪孤儿院的院长,为实现更多孩子的梦想,无悔的奉献着她的所有,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

团支部中预备党员史凤霞说:“张妈妈以弱小的身躯,燃烧自己,点亮了大山女孩们的人生梦想,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是优秀的共产党员。等到明年大学毕业后,我的愿望是能够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喜欢跟农牧民在一起,看着他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能够帮助牧民们解决技术难题,把论文写在辽阔牧场上,我这辈子活的值了。”动物科学学院祁成年教授说。他毕业留校从教30多年来,始终秉承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信念,助力南疆,精准脱贫。一身羊毛味的祁老师深受广大农牧民的尊重和欢迎,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羊圈教授”。

图为团支部成员开展学习党史教育活动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丁允 供图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已然成为一种丰厚滋养。在祁老师的影响与带动下,动物科学学院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扎根边疆做贡献。团支部来自广西南宁的黄玉冰说:“我以后要努力向祁成年老师学习,做个有用的人,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为新疆南疆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闻链接:https://app.cycnet.com.cn/n/94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