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更美丽
——记塔大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
李明 文/图

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志愿者与农民艺术家合影(资料图片)。

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志愿者深入农民画家家中调研(资料图片)。
日前,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报送的“新疆非遗刀郎文化走进现代生活”非遗普及和传播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一
“ 刀郎农民画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刀郎人’在农闲时拿起简易的绘画工具,勾勒出一幅幅质朴的绘画作品。刀郎农民画主要特征是画面鲜艳,色调鲜明,造型夸张,纯朴自然,生活气息浓郁。”2月9日,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负责人郭世平在创作刀郎农民画时边画边说。
据郭世平介绍,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成立于2018年,团队成员均是来自塔里木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指导老师。团队成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守初心和使命,共同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宣传、项目调查、资料收集、抢救保护等志愿服务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
“跟随团队来到喀什地区麦盖提县,这里的民族风俗和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收获颇多。”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队员孙婉晴说,“上高中时,我在全国农民画画展上就看到过刀郎农民画,当时就觉得很惊艳。我想向麦盖提县的农民画画家学画刀郎农民画,把美丽的新疆风光画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麦盖提县。”
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以麦盖提县为创新基地,以农民画为“母本”,通过研发农民画新品、打造农民画品牌、开发综合性民间艺术品、提升农民画包装等措施,力促农民画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使农民画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生产;探索“保护+传承+市场+双创”的融合发展模式,为“非遗”注入新动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二
“我们团队还有一个名字就是‘草帽团队’。‘草帽’让人联想到勤劳的农民,是个非常接地气的词。我们团队也是一个接地气并且吃苦耐劳的集体,‘草帽’一词也呼应了团队的项目主题,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加心系农民的生活,希望能为他们实现美好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郭世平说。近年来,“草帽团队”渐渐被麦盖提县的农民画家和手工艺人所熟知。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连续三年参加兵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塔里木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第四届兵团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银奖。
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队员李莉莉创作了独特新颖的防疫宣传画,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在参加志愿活动方面,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组建“非遗”青年志愿者队伍,队伍中既有“非遗”项目青年从业者,也有麦盖提县青年志愿者,大家积极探讨,推出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志愿活动项目,做到内容常新、活动常新。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广泛开展各类“非遗”技能培训,对广大村民授艺更授业。
三
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比喻都不能描绘新疆的全部风景。刀郎农民画的画风简单而又丰富,粗犷而不粗糙,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刀郎农民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提出建设“刀郎文化”品牌,在当地乡政府和农民画合作社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各个非遗文创工作室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主题活动,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靠画画一年能赚几万元,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谢谢郭老师带领团队的年轻人来到我们这里,帮我设计包装,帮我销售。如今我的收入提高了,我会继续用心画画。”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农民画家穆卡热普·艾海提说,他自小喜欢画画,经过多年的创作,生产出了一批画作,通过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的精心包装,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郭世平的带领下,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深入麦盖提县,设计创作出多种具有市场活力的农民画衍生工艺产品,将刀郎农民画从纸上“搬”到了文创产品上,解决了画幅较大的刀郎农民画不方便携带等问题。在满足消费者对农民画文创产品需求的同时,也让农民艺术家从中获取一定利润,激发当地农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达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改善当地农民生活的目的,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塔里木大学新疆非遗刀郎文创公益计划团队将通过拍摄短视频,对刀郎农民画的创作过程进行记录,并对外发布,以多元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和销售,让刀郎农民画被大众熟知。团队将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以传播刀郎文化为己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把刀郎文化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让“非遗”更美丽。
《兵团日报》(2021年3月1日第8版)
新闻链接:http://www.huyangnet.cn/content/2021-03/01/content_82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