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塔大头条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塔大头条 - 正文

【戍边胡杨 富民兴疆3】坚持不懈用胡杨精神育人,矢志不渝为兴疆固边服务

发布时间:2021-02-25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宣传部

塔里木大学为国家发展战略而生、为南疆人民幸福而生、为边疆繁荣稳定而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不懈用胡杨精神育人,矢志不渝为兴疆固边服务,在服务南疆人民的小康路上,力争一个都不能掉队,为“富民兴疆”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党育人,夯实执政为民的基础。把政治可靠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把胡杨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思政课打造成学校第一课,坚持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育师生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坚持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加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农理工科专业达34%,人文社科类专业达31%,全面提升各族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组织学生深入南疆基层,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全方位引导学生留在新疆作贡献。62年来共培养73908名毕业生,其中85%扎根新疆,68.5%植根南疆,内地生源52%留疆工作。在南疆基层乡村、连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多数为塔里木大学毕业生,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主力军。社会各界普遍评价塔里木大学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为国育才,彰显服务社会的担当。坚持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培养扎根边疆的科技人员和服务者,积极拓展科技扶贫领域,精准实施科技扶贫项目,培育示范户,带动帮扶户,输血更造血。持续开展“百名专家、千名学生”下基层活动,组建25支科技服务专家团队,在南疆37个团场、12个县开展服务,年均举办红枣整形修剪、花果期关键技术、牛羊科学育肥等培训班、现场会680余场,培训人数9.85万余人次。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广大师生流血流汗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将服务送到基层去,围绕林果提质增效、作物高产示范、畜禽高效养殖等做出卓越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

同心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汉同住率100%,实现同班学习、同室住宿、同堂就餐、同场竞技,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学习的过程中绽放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平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年为南疆中小学教师和基层干部培训1000余人次。每年组织“万名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爱国教育、民族团结、科技帮扶、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活动3万多人次。选派200余名学生到南疆乡镇支教。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年均开展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基层农民等培训130余场,培训人数1.5万余人。引领群众“先富脑袋”,鼓励群众追求美好生活,激发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把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种子播撒在南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