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传部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了“2023-2024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校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房英乾名列其中。
房英乾,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中共预备党员。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铜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三等奖、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二等奖,带领“悦行南疆”支教团队提供教育帮扶服务150人次,服务群众230人次,累计支教200余小时。
书山砺志 学海笃行
自入学以来,房英乾始终以“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态度深耕专业领域,学业成绩始终稳居专业前3%,连续获得校级奖学金。
“图书馆始终是学习与成长的重要阵地,我习惯在这里沉下心来高效学习。”他说道。
在兴趣使然下,房英乾累计阅读文献200余篇,撰写学术笔记3万字。不仅如此,他自学人工智能、网络编程等交叉学科课程,形成“T型知识架构”;带队研发“智慧农业监测系统”,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参与2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其中《“棘”步如飞——沙棘采摘收获机》已实现成果转化。

躬身实践 责任担当
房英乾说:“学校教学课堂很重要,但社会实践课堂更重要。”
他连续两年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喀什乡村小学,他首创“双语科普课堂”,自编《趣味机械原理》教材惠及300余名学生;在阿克苏的连队乡村,他通过科技助农实践活动,切实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成果。所参与实践项目也入选全国百佳社会实践案例。
2024年10月,首届兵团大学生社会实践交流展示活动在塔里木大学举行。作为兵团优秀品牌代表,他积极向大家介绍项目情况,并登台领奖。这份荣誉让他更加坚定要将论文写在南疆大地上,将成果转化在基层实践中。

胡杨逐梦 再启新程
三载春秋沉淀,校园里留下了他奋力拼搏、笃行不怠的身影。如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早已深刻心底。
“这些荣誉,既是对我努力付出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发展的鞭策。”,房英乾说道。
作为万千胡杨学子中的一员,他将带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继续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而奋斗,脚踏实地,挥洒汗水,以科技创新助力区域发展,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