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兵团

格明古丽·木哈台(左二)在指导学生做实验。(资料图片)/塔里木大学供图
李丹丹 赵建博
“在用科技服务基层的30年里,我几乎走遍了天山南北。”说这话的正是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格明古丽·木哈台。近日,她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初入职场的情景,格明古丽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的她,要面对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及个人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但这些压力没有让她退缩。她努力学习,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已成为校园内师生皆知的明星教师。
“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布满了荆棘,但我从未退缩。”当提及科研工作时,格明古丽说。
加班加点是格明古丽的工作常态,她献身科研、认真严谨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学生们,团队成员都以她为榜样,跟随她一次次深入基层。
多年来,格明古丽深耕新疆大地,把论文写在农牧区的马厩、鸡舍和养殖场。她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研究,发现了2个地方品种新资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建立安集延鸡和昆仑山家鸡遗传资源保护基地;深入海拔3800米以上的昆仑山腹地,研究昆仑马群体,并开展新发现的遗传资源申报工作,为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和种质资源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合作,指导哈萨克马阿勒泰类型的乳用方向选育工作,建立3000匹马选育核心群,为地方种质资源保护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参与撰写《阿勒泰地区马产业发展规划》,推动阿勒泰地区马产业的发展……
格明古丽长年研究地方品种马和鸡,受聘为兵团马业马术协会副会长兼登记管理委员会主任。她带领团队成员奔波在南北疆农牧区,逐渐成为各族群众信赖的“马厩教授”“鸡圈教授”。
不仅如此,格明古丽还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拥有授权专利2项,培养团队1个,推广研究成果5项……
“看到农牧民因为我的帮助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我感到无比欣慰。这更加坚定了我服务基层的决心,我愿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这片土地贡献力量。”
格明古丽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格明古丽坚持周末自驾前往偏远地区,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手把手地为当地群众传授养殖技术,举办集中培训班,累计自驾行程超过15万公里。
有时,情况紧急,来不及去现场,格明古丽会为农牧民和技术人员进行线上培训、答疑解惑。时间久了,她的电话便成了牧民们免费的技术咨询热线。
这些年来,格明古丽累计培训农牧民及技术人员5.3万余人次,指导养殖户1270余户、合作社和企业37个,培养基层养殖技术人员380名,建立林下家禽养殖示范村3个,推广饲养管理技术3项,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格明古丽还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塔里木大学与中亚10余所高校及研究院所合作。2022年至2024年,她先后承担1项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发表5篇学术论文。
格明古丽说,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不能闭门造车,只有通过广泛交流合作,才能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新疆发展。
30年来,格明古丽扎根边疆、潜心科研,走家入户、服务基层,交流互访、走向国际,成为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建设边疆的典范。(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
新闻链接:http://szb.yiitai.com/pc/#/components/shareNewsDetail/ddbt/393DF55DF2B54E348354DA4F14B4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