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媒体塔大
当前您的位置: 学校首页 - 媒体塔大 - 正文

【青春兵团】兵青·建功 丨 “瀚海胡杨”:去日楼兰,今朝绿水

发布时间:2024-08-06 作者: 浏览次数:

来源:青春兵团

为充分发挥青年榜样力量,展现新时代兵团青年崭新风貌,我们特别推出“兵青·建功”栏目,拟发掘在新时代参与兵团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和集体,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讲述他们在兵团学习成长、干事创业、敬业奉献、志愿服务的生动事迹,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用典型事迹激励青年成长,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塔里木大学塔里木渔业保护和生态修复团队的故事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世界第五大内陆河。2179千米的身躯自高山峡谷奔腾而下,连通着丝绸之路,孕育文明,书写历史。胡杨不语,绿水长流。进入新时代,塔里木河流域焕发新生,成为沙漠中的“绿色生态走廊”。与之相伴的还有塔里木大学塔里木渔业保护和生态修复团队。

这是一支主要由塔里木大学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现有成员40人,平均年龄29岁,成员扎根南疆沃土,跨越天山南北,通过一系列科学治理与生态修复措施,让塞外西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团队曾获由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生态环境部等8个部委联合颁发的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团队奖

1C3E2

叶尔羌高原鳅孵化研究。来源:塔里木大学

倔强

驱车沿着塔里木河,穿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8国道上,一望无际的沙漠,几株胡杨迎着太阳炙烤,尽显遒劲之美。远处眺望,岸边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很难想象,这里还是我国西部典型的极端干旱区,年平均降水量50mm以下,是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过去随着大规模水土资源开发,塔里木河水质劣化加剧,渔业资源衰竭,土著鱼类相继濒危,湖畔众多城镇遗迹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楼兰”。

2006年,时任塔里木大学水产系主任陈生熬紧跟时事热点,和学校3名老师结合水产学专业,共同发起成立塔里木渔业保护和生态修复团队,探索塔里木河水生态修复和渔业增殖保护。

团队成立之初阻力重重。塔里木河水系共有土著鱼类1目2科6属15种,其中被列入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有9种,很多种类都属新疆“独有”,人工繁殖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资金不足、设备陈旧,加之专业人员稀缺,技术攻关谈何容易。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陈生熬不信邪。专业人员不足,他不远千里到湖北、湖南和浙江等地,甚至跑去国外邀请相关专家前来授课,市面上刚出的渔业法律法规,他都会第一时间抢购研读。资金匮乏,他就每年坚持课题申报,向相关企业“化缘”。

“塔大”人这样的倔强,可追溯到建校初期。王震将军为学校亲笔题名,并担任首届名誉校长。1958年,师生们凭着双手和扁担、筐子,在万亩荒原上开垦农田,治沙治碱,边劳动边建校。教学与生产、科学实验相结合,师生在劳动中耕读教学。

在学校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半耕半读、勤俭办学风气的感染下,陈生熬带领团队成员,足迹遍布新疆多个水库和河流,即使是前往最近的阿克苏地区也需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遭遇蚊虫叮咬更是司空见惯。

阿拉尔市有着大片的盐碱地,空中俯瞰,如白花花的汗渍绽放在湖岸周围。作为中国最大的盐碱土区,南疆的大部分重度盐碱化土地长期无法利用,不仅成为严重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成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

团队成员经过多方调研,在用专业的仪器设备测量水质指标、观察水生生物种群结构、记录环境因子等一组数据时,眼前一亮:盐碱水不仅适宜养鱼,而且养殖的鱼品质好、味道鲜。同时,周边盐碱地的土壤盐分也淋溶到鱼塘之中,耕作层的土壤盐分由1.4%降至0.6%,PH值也由8.8降至8.2,从而适合多种耐碱植物的生长。由此,当地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将不断得到恢复,起到了“改良一片盐碱地,修复一片生态”的作用。

新生

6月6日是第十个全国放鱼日。这也是塔里木渔业保护和生态修复团队将一年中的收获放归自然的日子。在塔里木河阿拉尔段和伊犁河昭苏段聚集着数名穿着红马甲的团队志愿者,他们提桶端盆将鱼苗放归。“放生就是收获”,陈生熬与团队成员看着一尾尾叶尔羌高原鳅等新疆珍稀土著鱼类顺水而出,脸上满是欣喜。

“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伊犁河水系增殖放流活动”。来源:塔里木大学叶尔羌高原鳅俗名狗头鱼。手指粗大小,有胡须、无鳞。它非常胆小,且脾气暴躁。一旦它们意识到了威胁,会奋不顾身逃跑,不顾后方有无退路,直接撞上石头,撞死或者撞伤自己的鼻子。抓鱼难、运输难、养活难、繁殖难、养成难……一个个“拦路虎”让团队成员常常“白忙”。

干的时间久了,团队成员自嘲是“鱼管家”。得24小时轮流值守,观察鱼的行为变化和生理反应。还要定期换水、清理养殖池底泥,保证水质、水温、光照等优质环境,确保鱼不受丁点儿委屈。

在塔里木大学省部共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名团队成员拿毛巾裹住鱼身,蒙上它的眼睛,捧在手心轻轻按住稳定,以此消除其恐惧,令其放下戒备。陈生熬通过注射器将催产药物植入鱼的体内,促使产卵。几天后,将收集到的受精卵迅速转移至孵化器中,开启新一轮的守护。

经过近10年的周期性记录总结,团队摸清了塔里木水系珍稀鱼类的秉性。叶尔羌高原鳅全人工繁殖成功,幼鱼成活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年间,以塔里木大学塔里木珍稀鱼类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其他单位(企业)共同完成叶尔羌高原鳅的繁育和增殖放流工作,累计增殖放流鱼苗200多万尾。

鱼的家安好了,如何管鱼?

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塔里木灌区水利管理处胜利水库渔场,空心菜、生菜、黄瓜和西红柿长势喜人,鱼在一旁的水渠内悠然畅游。这是阿拉尔市当地参考鱼稻混养、桑基鱼塘等经验,寻求更加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

“渔菜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下,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从事蔬菜的种植、采摘,以及鱼类的养殖、维护等工作。以第一师十四团为例:投放1万余尾罗非鱼苗,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到丰收季,单条罗非鱼重量达600克以上。目前第一波收入近7万元,合作社每一位社员都分了杯“鱼羹”。

现如今的塔里木河,凭借着科技与交通的力量,将滔滔流水化作飘香的瓜果涌入万家灯火,亦化作柔软的棉花穿戴在身,更可化作美味的佳肴,走向世界。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RzNj2L_COsaJwfDwb81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