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沙海路红色军垦魂
7月7日,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穿过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了墨玉县四十七团,看望并访谈沙海老兵,听他们讲述1949年解放军进军新疆、解放和田的伟大壮举,并整理成口述史,进一步传承屯垦文化、弘扬兵团精神。

首先三下乡团队来到了四十七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十二分钟的短片了解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师十五团进军新疆、解放和田及屯垦和田的历史,随后参观了纪念馆陈列的武器及屯垦时的资料。
在参观过程中,纪念馆讲解员夏天声情并茂的向暑期三下乡团队介绍当年十五团战士们屯垦戍边的事迹,因为她的外公就是其中一位,从她的言谈举止间流露出了身为“兵三代”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随后,三下乡团队自行在团场周围参观,以数字47为形象图案的纪念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大街小巷中忙碌着的兵后代们无不体现着四十七团红色文化底蕴、兵团精神、屯垦戍边精神。

在团队参观的过程中,有两位老人坐在树荫下乘凉,于是团队自然的同老人们聊了起来,据了解,其中一位老人是老兵后代,今年八十五岁,父亲叫刘思来,正是当年留在和田的395人其中的一位。当提起他父亲时刘寄存老人很激动的讲述关于父亲的故事,他说“我老爹当年去部队的时候我只有三岁,他在部队进军新疆的时候没水喝,接的是马尿喝,后来稳定了下来,老爹把我们接过来就一直住在了这里……”老人感慨的说到。